您当前的位置 : 和平方志 >> 和平地情 >> 和平非遗
 
 
 
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艺
 
来源:天津市和平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3-08-07
 

  狗不理包子采用水馅半发面,外形似一朵白菊花,鲜香不腻。

狗不理包子

  相传天津武清人高贵友(乳名叫狗子)到天津刘家蒸食铺学徒,出师之后于咸丰八年(1858年)在候家后中街摆了个包子摊。他的包子不同于传统做法,采用水馅半发面,蒸熟后不粘不瘪,外形褶儿清晰好象白菊花,吃起来柔软松散、满口鲜香,生意十分红火,狗子边做边卖顾不上跟顾客搭讪,久而久之人们说“狗子卖包子——谁都不理”,日久天长,就把这个包子摊叫成“狗不理”了。名气大了,狗子也开起了门脸。

  到清朝末年,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吃了狗不理包子觉得鲜美无比,为取悦慈禧太后,令部下将狗不理包子送入宫中呈老佛爷赏用。果然,老佛爷品过包子后连声夸赞,狗不理包子名震九州。在天津的外国人有了耳闻也纷纷慕名品尝,狗不理随之名扬海外。

  如今,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艺传承150年之久。狗不理已发展为大型餐饮集团,每年接待游客二百余万人,接待外宾上万人。

  “狗不理”已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狗不理包子被评为《国际名品中华美食奖》。此外,在国内外烹饪大赛中多次夺得多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