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和平方志 >> 和平地情 >> 和平非遗
 
 
 
毕氏一指禅拿手推
 
来源:天津市和平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3-08-07
 

  清代初期,曾先后出过几代将军和一任进士的沧州毕氏家族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将少林七十二路擒拿手结合达摩的“一指禅” 手法,以从简单的平面和垂直二维力学发展为三维力学的力学手法的原理,总结整理出了“毕氏一指禅拿手推”并因此而名震一方,每日求教的人络绎不绝。

 师徒演习擒法基本技法

  七十二路擒拿手一般分掌指部拿法、腕部拿法、肘部拿法、肩部拿法、颈部拿法、头部拿法、腿部拿法等。是利用人体关节、穴位以及要害部位的弱点,通过擒拿对方身体一部,使其产生疼痛、不适或骨关节或骨联接严重受伤,使其彻底失去反抗能力而束手就擒的技术方法。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介绍各类拳术名家时,就有关于“鹰爪王之奴手”的记载。而“毕氏一指禅拿手推”是七十二路擒拿的另外一半,简单的说就是七十二路擒拿手是拆人的关节,而“毕氏一指禅拿手推” 是彻底还原对应发生在七十二路擒拿中的七十二种筋骨伤害,整个过程中两个拇指重叠如一指,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是七十二路擒拿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擒拿防卫性强,所以多为人所学,而拿手推学起来不但复杂且只能在擒拿或演练伤害中使用,虽曾经因其突出的武术价值而备受兵家和拳家们所重视、追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古老的传承禁忌(不传外姓、传男不传女)而一度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可喜的是,经过一百多年来毕氏家族几代人的不断探索研究,其第五代传人毕增祥先生将这一中华绝技不但流传至今,还于2008年12月20日打破古老的家族传承在天津政协俱乐部举办新闻发布会和隆重的拜师仪式,正式将彭飞收为“毕氏一指禅拿手推”第六代传人。

  毕氏一指禅拿手推第六代传人彭飞,现任<<中国企业报*天津报道>>主编、天津市山西商会秘书长、天津市青联常委、天津市和平区政协委员等职务。